张艳萍
我是兵工人!
我的父辈是兵工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给我的感觉总是聚少离多。在那个时候,我总是缠着妈妈问:“爸爸怎么总是不在家呀?”,而妈妈也总是耐心的告诉我:“爸爸是兵工人,爸爸在兵工厂上班,工作很忙!”,妈妈说这话的时候,从她的眼中,我总能体会到一种骄傲、一种自豪。那时候生长在农村老家的我,在幼小的心里,虽然为没有父亲的陪伴感到失落,虽然不知道兵工厂是干什么的,但面对妈妈的眼神,我知道爸爸一定是在干着一件了不起的事。
随着我的长大,渐渐的,我知道了爸爸所在的兵工厂。
1984年,已步入学龄的我,随父亲来到了惠丰,来到了多少次梦萦中的兵工厂。从此,每天“嘟嘟嗒嗒”的号声伴着我成长。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至大学。
在我年少的记忆中,那正月十五的红火和机械灯,六一节的雪糕和大面包,还有那写着奖字的大茶杯和悬挂在墙上爸爸的“先进工作者”奖状, 以及开学时同学手中的一张张免费条和寒暑假校外辅导站的快乐生活,一幕幕,无不充斥着别人羡慕的目光。所以,从小我就以兵工企业人自居自傲, 因为那时的兵工企业在我们周围可是响当当的。老一辈的兵工人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无数人羡慕的幸福稳定生活,周围的人都以能进兵工企业工作为荣。长大后,我一定要到那里上班,是我童年最美、最憧憬的梦想。
20岁那年,我大学毕业,带着童年那份美好的梦想,怀着对兵工事业的崇敬,凭着那份浓郁真挚的兵工情,肩负着长辈们的殷切期许,我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厂里,成为了一名兵工人。
虽然,从小我就在企业长大,但从没踏入厂区半步,那大门口岗哨守卫的天地,一直是心中的一个禁区。进厂的第一天,看着眼前陈旧的厂房和设备,与我魂牵梦萦的兵工厂还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那时正值工厂的困难时期,也是兵器工业历史上生产经营最困难的时期,我的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是在三个月之后领到的。
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在此期间,我所在的企业,作为诞生于太行山抗日烽火中的第一个人民兵工厂,始终牢记“一切为了前线”“把一切献给党”的初心和忠实履行强军首责的使命、责任和担当,传承和发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民兵工精神。同时,我作为一名亲历者,也见证了兵工人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转变思想,探索扭亏解困的新路子,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积极调整存量资产,优化资产配置,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的成长历程。
随着企业划小核算单元、军品能力调整、经营机制转换、分立破产、公司制改制、中小学移交、改制重组等各项措施的实施,许许多多和我一般年轻的兵工人,秉乘着“报国强军、自强不息”的理念,奋斗活跃在各自岗位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描绘着企业的蓝图。
如今,企业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发展壮大,面貌与我进厂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代兵工人已经接过先辈手中的火炬,乘着新时代的春风,用高科技、新思维丰富兵工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深化兵工光荣传统。虽然当前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虽然时代一直在变,但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民兵工精神早已经深深地融入,并将永远奔腾在新一代兵工人的血液里,鼓舞激励着新一代兵工人奋勇开拓,锐意进取。
我是兵工人!希望我的后代还愿成为光荣的兵工人!